04月14, 2022

庚子年春节的思考

没有想到,疫情已经持续了三年的时间了。三年里,世界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我自己也有许多的思考。于是,准备把我的这些思考写出来。

先发一篇庚子年春节的思考。

周末,接到陈老师的约稿,写一写自己所在的行业。

从行业来说,我目前所在的是区块链领域。2019年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内容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当天晚上的新闻联播用了5分29秒对这次学习及区块链进行了报道。由这个报道开始,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研究区块链应用的热潮。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从事的是一个热门行业。

从工作岗位来说,我一直做的是市场营销的相关工作。自2003年进入这个领个域之后,就没有再离开过,连头带尾已经有18年的时间了。在这18年里,我当过甲方,也当过乙方。作为一个一线的从业者,在这18年里,我经历了市场营销的重要载体---媒体的巨大变化。从报刊杂志到DM,从户外广告到网络广告,再到社交媒体。仅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以来,10年间就涌现了微博、微信、知乎、喜马拉雅、抖音、快手、得到等诸多的社交媒体平台。

无论是从区块链这个行业,还是市场营销这个岗位,都有不少的话题可以谈论。比如:区块链是什么、区块链目前的行业应用情况、区块链的产业链、区块链的前景。。。。。。又或者如:疫情之下,企业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市场宣传、企业社交媒体矩阵如何布局、抖音如何运营、自媒体如何打造、粉丝如何快速增长、10万+的文章如何炼成。。。。。。

以上,无论哪一种话题,都太过宽泛,而我自己的观点可能太过主观,有失偏颇之嫌。从现有的信息渠道,关于以上问题的讨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更多的、更全面的信息。

那么,从哪里开始我的分享呢?

我花了两天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画了七、八张思维导图,最后决定从前两天朋友问我的一个问题开始讲起。我今天的分享,没有结论,只是一些思考。

庚子年的春节,格外的与众不同。没有了往年的热闹,所有的人都被宅在了家里。节后的开工时间,也一延再延,从2月3日到2月10日,又从2月10日至2月17日,具体何时能够真正复工,可能在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依然还是个未知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个在某行业独角兽企业任高管的朋友问我:“你说我们这种项目(2B的业务),疫情的时候怎么推广合适呢?这见也见不着,怎么推广啊?这不能见面,我总觉得少了许多主动出击的感觉。现在就是觉得好被动,感觉应该做点什么,但是又什么都做不出来的感觉。”

在朋友忧心忡忡的时候,钉钉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打了一场漂亮的公关战。拥有11亿次下载傲人成绩的钉钉,这两天日子过的有点不太妙。凭借着强大的产品功能,被教育部官宣为小学生上网课的平台,这对钉钉,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可以收获一个千万级别的小学生用户。但小学生们不高兴了:为什么要占用我的寒假时间来上网课?谁让你的产品这么强大,竟然还能在线催交作业?

后果很严重。天生就有互联网基因、深喑互联网生存之道的小学生在互联网上对钉钉发起了一轮猛攻:向钉钉分期支付五星,每期一星。4.9个星星的钉钉,在此轮猛攻之下,评分直接降到1星。遇到友军,还能打一个口水仗。但是面对这一群小祖宗,打不能还手,骂不能还口,只好祭出全家桶(阿里云、淘宝、支付宝、天猫、盒马、蚂蚁森林、飞猪)向神兽们在线求饶。然而,结果是一样的:全家桶集体被锤。

神兽出征,寸草不生。被团灭的钉钉,无奈之下发了一条《少侠饶命》的视频告饶:你们都是我爸爸。卖萌、叫爸,只为求“少侠们”一次性支付五星。至此,2020年第一个经典的公关案例诞生。

钉钉已经打完了一场仗,我朋友的公司还在思考:疫情当头,如何做市场推广。与此类似的还有:不少的企业还在等待复工,但是也有不少的企业从2月3日就开始了远程在线办公。

从1月20日下午钟南山院士宣布疫情情况以来,在我们被宅在家里的时候,下面的一些事情正在发生着:

  • 老年人开始习惯用京东到家买菜
  • 老师们开始做网络直播教学
  • 孩子们开始尝试和学科老师的网络面对面沟通
  •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人,利用远程办公平台,顺利地进行着以前只能在公司面对面才能进行的工作
  • 配送速度称霸全球的中国快递,好像也不那么及时了,买菜可能需要提前2个小时下单,买米可能需要提前一周
  • 外卖没有了,需要自己做饭了
  • 朋友圈的人都会炸油条、做蛋糕、做煎饼果子和凉粉了
  • 电影院零收入了
  • 囧妈免费观看
  • 孩子们兴趣班的老师们都成为了抖音直播的主播
  • 视频、游戏平台赚的盆满钵盈 ......

然后看到了一个段子: “下一步,太严峻了。失业的不光是旅游业。疫情就算结束了,那些炸油条、卖凉皮、手抓饼、珍珠奶茶、做面包蛋糕、葱油饼和凉皮的人,都会失业。因为,这段时间,朋友圈的人儿都会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疫情过后,会有重大的变化。实际上,变化已经正在发生着,还将继续发生着。今天看到一篇题为《疫情过后,生存规则将彻底改变》,但是会改变成什么样,估计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力预测,就像我们大部分人没有能力预测到2020年的这一场疫情一样。

未来变成什么样,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大部分人和我们一样,都没有能力去预测。但是面对变化的未来,我们需要有什么样的态度,是一个可以来讨论的问题。

2020年2月3日,我们公司和不少的公司一样,准时在线上开始了节后的复工。远程办公的第一天,我和许多线上办公的朋友沟通远程办公效率的问题。大家普遍的反映是:效率低下。第一天,我也是这样的感受。我作为总经办的负责人,承担着公司管理层交给我的任务:提高线上办公效率,交付物是每周一次的远程办公细则迭代。

接到这个任务之后,总经办就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远程办公效率的问题。但是所有一切关于远程办公效率的思考都是基于传统的现场办公形式的思考。但实际上,远程办公的关键要点在于:协作的工具有了变化。传统的现场办公,协作工具是面对面的会议和面对面的8小时的随时沟通。我们的传统评估方式是:这个人早上 9:00到公司打卡了,下午18:00下班,他在公司呆了8个小时。我们用肉眼、用现场办公来验证这个人打卡了8个小时。然后,我们又通过“他在办公室呆了8个小时”,推论出“他工作了8个小时”。

但是远程办公之后,协作方式有了变化:我们没有办法验证这个人是否工作了8个小时,或者说我们内心清楚的知道这个人肯定不会工作8小时。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很多公司的老板一个劲的布置任务,不停地传唤,恨不得在线上7*24小时的随时沟通,这样内心才稍为踏实。

以上问题产生的逻辑可能有点问题:一个劲布置任务的老板假定现场办公8小时,大家都在认真工作。实际上,现场8小时,并不代表真正的工作8小时。在家8小时虽然没有办法进行监控,但实际上并不代表工作效率低于现场办公的效率。

上一周,总经办和所有的部门经理,就远程办公效率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出乎意料的是,除去一个部门经理外,其他的部门经理都表示远程办公不影响工作效率,甚至还有表示效率高于现场办公。这个结果其实也好理解:现场办公经常会被打断正在思考的问题,而远程办公则可以保证相对完整的思考时间和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必然是提高的。

在这次关于远程办公效率的部门经理沟通会上,表面上还提出了一个问题:跨部门协调的效率相对较低。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伪问题。如果部门内效率高,那么没有道理跨部门协作效率就低了。背后的原因是:跨部门协作时,很多东西都是模糊的。现场办公时,模糊的地方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会议或者其他形式的沟通进行讨论,然后清晰起来。远程办公,在沟通地“随时”性上比现场办公差一点。但这根本的原因不是远程协作的问题,而是流程或者需求不清晰的问题。现场办公的“随时的面对面沟通”使这个问题被掩盖住了,而远程办公则暴露了这个问题。

当远程办公这样的新协作形式出现之后,老板们之所以忧心忡忡,是因为他们们还没有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因为协作工具变化,而带来的工作评估方式的变化。

写到这里,想起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他的《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中提到的林肯说的一段话: “形势困难重重,所以我们必须顺势而起。我们面临的是全新的问题,因此必须以全新的思考和行动去面对。我们必须先解放自己,才能拯救我们的国家。“

林肯的这段话,道出了面对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有的一个态度:以全新的思考和行动去面对。

任何一个新物种出现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有这样的态度。互联网出现的时候,与这个新物种相匹配的“互联网思维”出现了。互联网时代,不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公司或者个人,在这一轮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个观点:互联网思维,不只是一个名词,而是指企业为了适应互联网的变化,需要对企业内和企业外的协作形式进行调整。这些调整以下的形式呈现出来:

  • 客服工作由以前的呼叫中心变成了微信群/QQ群
  • 官网变成了官博、官微
  • 广告的主要投放渠道由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变成了社交媒体
  • 销售渠道由以前的线下经销商转向了线上电商 。。。。。。 由以上的调整带来的组织结构的调整可能是:
  • 增加了用户增长部
  • 增加了社交媒体营销中心
  • 增加了电商运营部 。。。。。。

而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这样新的社交媒体的出现,给了用户、消费者话语权。任何一个用户、一个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地发表自己对于某个产品的正面的/负面的想法,比如在电商平台上给差评、好评,当这些论论影响着企业的销售量时,企业就需要根据这些反馈来调整自己的产品提高自己的服务......

线上办公这种新的形式,虽然不如互联网那样具有巅覆性的改变,但是它也具备了一个新物种的要素。面对线上办公这样的新物种,我们如果想让它为企业服务,真正解决目前因为疫情带来不能现场办公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老板们和管理者要做的,可能不止是采用线上办公这种新的协作形式,还需要去调整原来现场办公的那一套管理规则,甚至是工作的评估形式。

回到我朋友的问题上来:我朋友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传统的大数据公司。作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公司业务遍及全国及部门繁多,执行的是一套现场办公、面对面沟通等传统的公司运作方式。在市场宣传上,也执行的是传统的市场运作方式,比如参加行业活动、面对面与客户沟通等形式。当疫情来临,一些传统的方法不能生效时,他们还依然在用原来的那一套运作方式。当然,疫情之下,这些方法不能生效,就意味着他们的工作是停摆的。

朋友作为业务口的负责人,他着急,但是没用。因为他的组织没有及时的响应上来,给他相应的支持。这个时候,对于朋友的公司来说,面对新的环境变化,需要做一些企业动作方式的调整;作为我的朋友,当组织的响应跟不上时,当组织的资源依赖不上时,他要思考的则是如何调整工作方式,以适应这个变化。

这几天,关于疫情之后的经济走向,很多经济学家、媒体及专业人士,都进行了预测。再科学的预测,再充足的准备,也抵不过一个黑天鹅事件。疫情过后,社会、经济、企业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并无人确切的知道。

那作为个体,作为企业,我们需要有什么样的行动呢?

变化,一直不是最可怕的;未来的不可预测,也不是最具有挑战的。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体,最大的挑战在于:当外界发生变化时,当工具发生变化时,我们是否作发了思维上的改变,公司是否做好了组织形式上的调整,个体的能力是否跟得上工具的变化。

我们要做的行动就是:当变化来临时,我们是否做好了与新的变化相适应的调整。我们需要的态度就是:以全新的思考和行动去应对。

本文链接:http://www.ipgeren.com/post/covid_thinking_D1.html

-- EO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