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06, 2020

个人IP---认识自己的28天实验D9

美国畅销书女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说,16岁的某天晚上,她溜进自己的卧室,关掉灯,点燃蜡烛,满怀对上帝的虔诚,跪倒在地,发誓一辈子忠于写作事业。这个誓言非常有意思,没有期限。吉尔伯特说,她没有在16岁的时候对这个誓言设置一个期限,说什么诸如“假如我到了30岁还没能出版一部作品,那么我就会放弃这个梦想,另选一道职业道路”。她说,她对这个誓言的忠诚期是永远,是一辈子。

20多岁的时候,有一位和她一样有着作家梦的好友,因为作品一直未能发表,“深陷抑郁的泥沼之中”,然后没多久就放弃了。她和这位好友一样,没有作品发表,甚至在写作天赋上都不如这个好友。只不过,她以一辈子作为测量作家梦的长度,对于20多岁未能发表作品并不以为然。如果说一个人可以写到80岁,她还有60多年的时间呢!

实际上,她并没有写到那么久才发表作品,在20多岁的时候她就已经在一些权威的杂志上发表文章,写了几本书,还被提名为国家图书奖。35岁的那年,她还写了一本有着1200万读者、连续几年荣登畅销书榜的《美食,祈祷和恋爱》。

在我自己的“原则”中,有这么一条“遇到不可能的时候,投入一点时间,试一试,坚持一个月再下结论。”这条原则,就是我的时间线。太多的时候,我们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线内,对自己下一个“我不行”的结论。至少,在说“我不行”的时候,盘点一下,自己在那件不行的事情上投入了多少的时间。

在KL小姐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我后来将这本书推荐给了许多的朋友),里面提到了柳比歇夫的定量时间管理法。我照着柳比歇夫的方法,对我每天所使用的时间按项目进行记录。然后,发现我在任何一件事情上,投入时间小于2小时/天,大部分时候甚至是1小时/天。在没有使用定量时间管理法之前,我总感觉我在一件事情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是结果不如人意,然后就放弃。使用之后的变化就是将“遇到不可能的时候,投入一点时间,试一试,坚持一个月再下结论”写进了我的“原则”。

这之后,我不再以行不行来给某件事情下结论,而是从时间的角度去评估,我一共投入了多少时间在这件事情上面。截止目前为止,我所有主观判断“不行”的事情,无一不是时间投入不够。时间投入不够,其实也没有关系。如果一件事情需要300个小时,一天只投入30分钟的话,可能需要300小时60分钟/30分钟=600天,约两年的时间吧。有关系是的一天投入30分钟,30天我们就去评估结果。结果当然不会好,因为一共投入的时间30天30分钟=600分钟,600分钟/60分钟=10小时。估计,没有什么事情是投入10个小时就能够做好的吧!

20多岁的吉尔伯特,是一个生活过的乱七八糟的人。她说即使在“令人赧颜”的20多岁,无论有多忙,无论对自己的写作多么没有信心,她也依然坚持每天30分钟的写作(她当时的音乐家男朋友和她一样,每天坚持乐器的练习)。我没有做过具体的数据查询,应该是在每一天的30分钟之后不久的时间,吉尔伯特的作品发表了。

吉尔伯特说:只要坚持练习,就能在你从事的领域内获得进步,这是生活中一条简单又慷慨的定律。约翰·厄普代克说:我们今生所读到的一些最棒的小说,都是作者一天天累积出来的。

路人甲说:日更,日进,日清。

一天一个输出:一篇100字的小短文,一个30秒的配音作品,一个10秒的视频短片......

假以时日,会长出你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样子。

本文链接:http://www.ipgeren.com/post/ip_28_d9.html

-- EOF --

>